
一、武当山胜景
太和崛起话蓬瀛,险扼秦巴接楚荆。
紫殿丹墀藏古韵,金銮玉宇览新晴。
千寻壁立猿猱怯,万里云开日月明。
天下仙山标奇迹,世遗名录最高名。
二、咏武当奇观
叠嶂层峦势似龙,巍巍金顶立苍穹。
紫霄福地藏幽胜,丹壁危途入望瞳。
云海翻涛吞远峤,和风送韵绕琳宫。
神工鬼斧惊天下,道脉千秋寄比隆。
三、武当金顶观云海
七十二峰朝太和,危崖千仞接星河。
丹墙隐现浮烟浪,金殿巍峨映日波。
路劈青云通帝阙,风吟古桧绕仙萝。
天开胜境惊寰宇,不愧人间第一坡。
四、登武当山金顶感赋
武当山上紫霄雄,金顶凌峰宇宙崇。
绝壁栈途悬日月,峭崖宫阙倚苍穹。
云生足底如临海,风入襟怀似泛空。
妙构惊天融道骨,千秋胜迹震寰中。

武当山晚归 (二首)
其一
仙山览罢意难收,不觉斜阳坠翠楼。
峭壁烟迷钟渐远,苍松影乱鸟归休。
贪看奇秀忘时序,细品清幽失去留。
前路踏昏催客步,心犹牵恋白云头。
其二
层峦叠嶂醉双眸,未觉贪游时序流。
金顶霞残迷晚径,玉虚风急动征裘。
身随落照趋尘路,心逐玄峰滞鹤洲。
回首烟岚浓几许,暮钟催别意悠悠。

庄园歇息忆仍萦
其一
庄园歇息绪萦回,夜静宵深忆念飞。
金顶依稀悬晓雾,丹崖缥缈绕岚晖。
蹑云曾叩仙扉冷,踏石犹沾藓露微。
此际凭床浮旅迹,心随玄岳共清辉。
其二
登罢琼峦投客榻,吟魂陡逐武当游。
峰攒玉笋冲霄汉,涧绕蓬莱泻石沟。
紫殿烛香萦旅梦,青阶苔色记行眸。
灯前捉笔追余兴,半是烟岚半是秋。
其三
晓辞仙峤暮栖楼,卧对孤灯意自悠。
叠嶂千层浮望眼,疏钟几杵落心头。
身经奇境尘襟净,梦绕灵源道韵留。
忽起长吟酬胜迹,墨痕犹带太和秋。
2025年国庆节赋于十堰武当山

诗融武当形神 韵寄玄岳春秋 —— 评韦承喜《武当山组诗》
点评嘉宾:百度十大平台美才女评论家——杜春
韦承喜先生的《武当山组诗》,以“雄、奇、幽、秀”的自然画卷和“游 、 归 、 忆”的文心为脉络,将武当山的自然奇绝与道脉悠长,串联起武当之游的全历程,熔铸于九首七言格律之中,这组诗歌如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既绘山川之形,更传玄岳之魂,堪称咏武当诗作中的佳品。
组诗最鲜明的特质,是脉络严谨的叙事性与空间层次感,以山水为媒,寄情于玄岳。从《武当山胜景》开篇 “太和崛起话蓬瀛” 的全景勾勒,到《咏武当奇观》“叠嶂层峦势似龙” 的山势描摹,再到《武当金顶观云海》“七十二峰朝太和” 的巅峰俯瞰,诗人以脚步为笔,铺展武当从宏观到微观的景致:秦巴楚荆的地理格局、紫殿丹墀的古建韵味、千寻壁立的险峻气象,层层递进间,武当 “天下仙山” 的雄姿如在眼前。而《武当山晚归》与《庄园歇息忆仍萦》两组,则将视角从日间的畅游转入暮色与夜阑,“斜阳坠翠楼”“暮钟催别意” 的晚归怅惘,“夜静宵深忆念飞”“灯前捉笔追余兴” 的夜忆悠远,形成 “游时尽兴 — 归时恋恋 — 忆时绵长” 的情感闭环,让胜景之游不止于视觉,更沉淀为心灵的共鸣。
在艺术表达上,组诗兼具意象的鲜活与格律的工稳。写自然之奇,“云海翻涛吞远峤” 以 “吞” 字赋云海动感,“绝壁栈途悬日月” 用 “悬” 字衬栈途惊险;绘人文之韵,“紫殿烛香萦旅梦” 融古建与情思,“妙构惊天融道骨” 合匠心与道魂,字字落于实景,又超脱于具象,让武当的 “险” 与 “幽”、“古” 与 “新” 跃然纸上。作为七律,全诗对仗工整而不板滞,如 “千寻壁立猿猱怯,万里云开日月明”,“壁立” 与 “云开”、“猿猱怯” 与 “日月明” 虚实相对;“身随落照趋尘路,心逐玄峰滞鹤洲”,“身趋” 与 “心滞” 对比,更显诗人对武当的眷恋,尽显七律 “形稳而神活” 的妙处。
更难得的是,组诗跳出 “纯写景” 的窠臼,将山水之美与道脉之深相融。“道脉千秋寄比隆”“心随玄岳共清辉” 等句,不直言道教哲理,却以 “玄峰”“太和” 等意象暗合武当作为道教圣地的文化内核;“身经奇境尘襟净” 一句,更将登山之乐升华为心灵的净化,让诗篇既有 “天下仙山标奇迹” 的赞叹,亦有 “墨痕犹带太和秋” 的悠远,实现了 “景 — 情 — 理” 的三重升华。
读此组诗,如随诗人同游武当:日间见金顶凌霄、云海翻涌,暮时听苍松吟风、暮钟传远,夜阑忆紫殿烛影、玄岳清辉。诗人以笔为杖,以诗为镜,既照见武当的山川之美,更映出中华山水诗 “寄情于景、融理于境” 的千年文脉,读来余味悠长。
诗人的创作动机,深植于三重情感与精神诉求。其一,是对武当自然奇观的由衷震撼。从 “太和崛起话蓬瀛” 的宏观赞叹,到 “云海翻涛吞远峤” 的微观描摹,诗人笔下 “千寻壁立”“万里云开” 的险峻与开阔,“金顶凌峰”“丹壁危途” 的奇绝与壮阔,皆源于亲游时的视觉冲击与心灵触动,“天下仙山标奇迹” 一句,正是这份震撼的直白流露。其二,是对武当道教文脉的敬畏与共鸣。武当作为道教圣地,“紫霄福地”“玉虚宫阙” 不仅是建筑符号,更承载着 “道脉千秋” 的文化重量,诗人以 “妙构惊天融道骨”“心随玄岳共清辉” 寄寓对这份文脉的认同,让山水之游升华为文化寻根。其三,是借山水实现心灵的栖居与净化。“身经奇境尘襟净”“贪看奇秀忘时序” 道出核心 —— 诗人并非单纯 “记游”,而是以武当的清幽与雄浑涤荡俗世纷扰,在 “夜静宵深忆念飞” 的回味中,完成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这正是传统文人 “寄情山水以遣怀” 的精神延续。
诗人的文学功底,以七律为骨,炼字传神。在七言格律的驾驭与意境营造中尽显精湛。其一,格律精严而灵动。作为七律组诗,全诗严守平仄、对仗规范,却无丝毫板滞之感。如 “千寻壁立猿猱怯,万里云开日月明”,“壁立” 与 “云开” 状景,“猿猱怯” 与 “日月明” 衬境,虚实相对、动静相济;“身随落照趋尘路,心逐玄峰滞鹤洲” 以 “身趋” 与 “心滞” 的反差,将晚归的怅惘写得细腻动人,尽显 “戴着镣铐跳舞” 的韵律之美。其二,炼字精准而传神。“云海翻涛吞远峤” 的 “吞” 字,赋予云海磅礴的吞噬力;“绝壁栈途悬日月” 的 “悬” 字,凸显栈途的惊险悬空;“紫殿烛香萦旅梦” 的 “萦” 字,让烛香与梦境缠绕交织 —— 寥寥数字,便让景物有了动感与温度,足见遣词造句的匠心。其三,脉络严谨而流畅。组诗以 “游(胜景、奇观、金顶)— 归(晚归二首)— 忆(庄园歇息三首)” 为叙事线,情感从日间的 “意难收”,到暮时的 “意悠悠”,再到夜阑的 “意自悠”,层层递进、闭环完整,让读者如随诗人同游,沉浸式感受武当之美。
这组诗的价值在于:承山水诗魂,续道韵文脉;更在于对国学文化的深度传承。其一,接续传统山水诗 “景、情、理” 融合的文脉。自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至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禅”,传统山水诗从不止于写景。诗人继承此脉:“天下仙山标奇迹” 是景之叹,“心犹牵恋白云头” 是情之切,“身经奇境尘襟净” 是理之悟,实现了 “见山 — 见我 — 见天地” 的精神升华,与唐宋山水诗的审美追求一脉相承。其二,承载道教 “天人合一” 的文化内核。武当以道教文化为魂,诗人不直言 “道法自然”,却以 “太和”“紫霄”“玄岳” 等核心意象,暗合道教对 “太和之境” 的追求;“风入襟怀似泛空”“心随玄岳共清辉” 的描写,更将 “人融于自然、心合于道” 的理念诗化,让道教文化以可感的诗性语言传承。其三,彰显对文化遗产的自信与珍视。“世遗名录最高名”“不愧人间第一坡” 的赞叹,并非空泛的夸耀,而是基于对武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双重价值的认知,在笔墨间传递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这正是国学传承的核心要义。读之,可观武当之形,可品诗韵之美,更可悟国学之深。

作者简介:

韦承喜,广西南宁市人,中共党员;传承国学文化百强诗人,国际和平文学家,首席中国最美爱心文学家,中国当代顶端文学家,海峡两岸四地最具知名度诗人。百度文库档案馆、百度人才文学院十大星级文学家,百度人才文学院首批高级院士,中国百度古诗词主编,百度红网首席文化学者,诗词中国选粹总顾问,官网神州名家名著图书馆名誉馆长,军旅总社特邀荣耀总会长,传承国学精品档案馆名誉馆长,中国翰院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名人名著百度官网首席高级评委,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百度人才文学院编委、中国名人名家功勋卓著百度编委,百度精品文学名家典藏编委,大国诗文选粹典藏编委。百度等九大平台最美金牌评论家,中国名人名家档案百度文库中华好诗词十大杰出诗人,当代文坛名家十大先锋人物,中国名人百科十大文学家,雅韵诗航作家网最美评论家;中国诗人作家网在线诗人、终身会员、签约作家。2023年参加九大文学平台比赛活动中,荣获世界名家名作冠军奖;全国第二十八届当代文坛名家马到成功杯总冠军。有作品被国家顶级学府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官网神州名家名著图书馆、中国名人名家档案馆、百度精品文学名家典藏等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作品入选《当代精英诗人作品选》、《大国诗文选粹》、《国人应该记住的百位文学工匠》、《上下五千年历代诗歌精华•现代版》、《中国历史名人大全》、《中国诗人作家名著》;《作家风釆》、《作家家园》等典藏诗集。被人民日报海外网、亚洲太平洋国礼网评选为:“2025年亚洲文化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