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白湾子
白于连绵带白湾,谁织锦缎绣田园。
柳林日暖身心静,草径风和步履欢。
天女散花成玉宇,紫燕展翅舞尘寰。
此方岂是人间境,自在逍遥作神仙。
知道有白湾子这个地名,还是个懵懂少年,亲临白湾子这个地方,已经年过半百。白湾子山远路弯,天高云淡,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名不虚传。白湾子与油房庄因地理相似,农作优于十里八乡;因教育显著,声名享誉白于山外。年少时曾在油房庄上学读书,后来便知道翻过油房庄中学西边山梁还有个白湾子中学。白湾子,缘于白姓人家在山湾里建村聚居,因而得名。白湾子地处白于山腹地,定边县城西南部,东邻油房庄,北接红柳沟,南与樊学毗邻,西与冯地坑接壤。土地面积284平方公里,梁、涧、台、峁、坬等地形兼而有之,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脆弱,气候干旱,四季少雨,水资源极度缺乏,年降雨量不足310毫米。但土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利,闫铁公路、冯白公路穿境而过,陕北制高点魏梁山雄踞此处,海拔1907米。人文特色源远流长,自然景观雄奇壮美。
那个年代,农村各个村落都有小学,每个乡镇都有中学。小学生毕业以后,就要奔赴乡里的中学就读,一到开学时间,家长们便用套好的架子车拉上铺盖口粮日常生活用品等,送孩子到乡里的学校上学。家不在学校周围的学生,基本上都要住校,只有每周能回家一趟。一方面改善改善伙食,一方面带上够用一周的干粮。贫寒一点的家庭装上一袋子炒面和一瓶子咸菜,家境宽裕一点的孩子,可以带上母亲亲手烙的白面饼子和炼好的猪肉羊油。到了学校便可以就着黄米干饭,吃起来津津有味,饿了的时候,还能安抚一下辘辘的饥肠。那个时候,山里学校的读书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十岁出头,就离开家庭吃住在学校,白天上课晚上自习,主食吃的是黄米干饭,清水煮洋芋撒把咸盐就是下饭的菜水,正在长身体,饥饿时时来袭,宿舍里的干粮就成了莘莘学子们永恒的话题。以至于那时候在各学校都流传有相仿的顺口溜: 星期一干粮足,星期二苦读书,星期三粮袋干,星期四饿着肚子强写字,星期五肚子饿的叫咕咕,星期六回家的步子收不住,星期天带足干粮返校园。
小时候,生在农村,长在山里,很少有机会去县城,到了乡里的中学读书,就感觉山河辽远,天地广阔。有政府,有医院,有邮政所,有供销社,有放大站,有放映院,活动有歌声,照明有电灯。尽管生活依然很苦,但精神的愉悦是无法比拟的。大家都来自山区农村,吃穿用度大抵相像,不相互挤兑,不互相攀比,友谊万岁,一个个亲如兄弟姐妹;心地纯洁,没有谁看不起谁。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上互帮互助,有困难一起解决,饮食上不分你我。记得那时候油房庄中学师资雄厚,吸引了不少白湾子的学生纷纷转学,两个乡的学生不断形成融合。从此知道了油房庄之外还有个白湾子,中间只有一道山梁之隔,也慢慢了解了白湾子有哪些村落,村落里都有什么吃喝,村子里走出去哪些有名望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原来和油房庄差不多。
后来,走进了县城,走到了古都,走过了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才知道,山的外边有多辽阔,遥远的油房庄、白湾子,只是一个美丽的山窝窝。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乡村里没有了书声琅琅,田野上失去了劳作的吆喝。井架淹没了烽火台,风电代替了手风车。村子里没有了学校,乡镇里资源紧缺,年轻人一涌进了城市,乡村就显得异常的落寞。房子是新盖的,却没有了以前窑洞里的暖和。衣服是崭新的,却怎么也找不回童年时的快乐。走进农家院再也看不见儿时的炊烟,坐在炕头上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盘腿拉话的感觉。槽头上再也没有六畜兴旺,场院里怎么也瞅不着高高的麦草垛。只有远处的风电机在咕溜溜的一旋一转,还有近处的抽油机在慢悠悠的一起一落。
近几年来,得益于党的大好政策,广阔乡村有了崭新的气色。随着观光农业、田园旅游、特色品鉴的迅猛发展,农业生机再现,农村宏图大展,农事科技创先,农人旧貌换新颜。油房庄、白湾子一些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赋予农业生产特质,挖掘传统村落“好山好景好田园”的优势,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为铺垫、以村落农耕文化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传媒,让文化特色添彩产业特色,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风貌,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效益。田园花海吸引游客玩赏,特色美食招揽游人品鉴,乡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正在发展着包括农业种植、林业养护、畜牧养殖、特产销售等为主的传统产业。
农业发展,教育领先。白湾子乡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学教育一直从未间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师资在不断加强,教学在长足进步,解决了十里八乡孩子上学的困难,缓解了县城拥挤不堪的教学重负。前几年我的外甥女作为特岗教师被分配在了这里任教,白湾子中学再次被我深深的关注。我能感受到农村孩子上学的难处,我能体谅乡村教师处境的艰苦,但他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义无反顾。认认真真的教学,辛辛苦苦的付出,把孩子培养的从山里走出去,是他们最骄傲的时候。都说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都说老师是乐手,能够弹奏出梦想成真音符。其实老师就是人梯,搭起了学子们勇攀理想高峰的道路。“山巍巍兮,钟灵毓秀;原汤汤兮,地灵人杰。白于沃土,苍茫雄浑;红花荞麦,葱茏茂盛。荞花香馨,诱蜂蝶远至,引燕雀相贺。诗书悠远,育人有方,白于山擎湾校教育之火,与落霞朝日同辉。”
白湾子,听起来这个名字似乎很土,读出来是不是感觉又很有温度?初识很别扭,久处极舒服,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人又牵肠挂肚。一方水土一方人,亲临此地,就会被这里的人文吸引,被这里的风景迷住。这里的山雄浑深厚,这里的人,善良淳朴。这里是五谷杂粮的高产区,这里也是诸多陕北文化的发祥地。遥远的白湾子,谜一样的神奇;美丽的白湾子,永远充满魅力。

许是白于灵气,在这里拐了一道道弯,
许是魏梁魂魄,让这里色彩如此惊艳。
群山环绕的幽静,风过香远,
物华云影的律动,鸟鸣山涧。
望秦时明月,心情恬淡,
沐汉时古风,兴味盎然。
山湾,期待四海脚步的阅读,
花海,欢迎八方目光的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