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三十六计(中华新韵)
作者:薛志鹏
春秋御兵武圣,策三十六系。
美人笑、笑里藏刀,郑公决灭胡骑。
连环套、偷梁换柱,抛砖惑引玲珑玉。
任桃僵李代,借尸还魂如鲫。
调虎离山,诸葛取卤,向东击西去。
断粮道、釜底抽薪,括儿直输白起。
灭陈朝、瞒天过海,隋文帝、精于麻痹。
诱反间,浑水摸鱼,金蝉脱体。
欲擒故纵,趁火打劫,借刀弑敌尔。
若混战、反客为主,隔岸观火,打草惊蛇,夜袭劲旅。
无中生有,牵羊顺手,假痴司马欺曹爽,上高屋、顷刻抽梯具。
邯郸受困,军师孙膑攻梁,围魏救赵之役。
征虞借路,假道伐虢,欲念生枪戟。
苦肉设、七擒七驭。孟获归心,树上开花,待劳以逸。
桑槐指骂,擒贼擒首,远交吴地近攻楚,道明修、暗度陈仓矣。
千秋大略深谋,胜在和合,走为上计。
【注】
01.春秋武圣: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军事家,有武圣、兵圣、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之誉。所著《孙子兵法》,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兵书,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文字,影响深远。
02.郑公决灭胡骑:春秋初期,郑国君郑武公欲吞相邻胡国(今河南漯河一带),主动向胡国示好,将女儿嫁与胡国国君。待胡国放松警惕,郑武公使大军突袭胡国,胡国亡。
03.调虎离山,诸葛取卤: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于卤城(今甘肃天水附近)。诸葛亮佯攻司马懿祁山粮道,派张郃率主力救祁山,仅留寡兵守卤城;诸葛亮击败张郃援军,回师猛攻卤城,司马懿兵力空虚,被迫撤军,蜀军取卤城。
04.括儿、白起:括儿:赵括,战国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缺乏战场经验,纸上谈兵;白起:战国秦国名将,杰出军事家;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赵括替取廉颇,长平决战改守为攻。白起断其粮道、分割包围的“釜底抽薪”战术,摧毁赵军,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05.灭陈朝、瞒天过海,隋文帝、精于麻痹: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表面与陈朝友好,暗在长江集结兵力、建造战船、训练水军,并以各种手段麻痹陈朝。开皇九年正月初一,隋军多路渡江,夹击建康,迅速俘获陈后主,陈亡。
06.假痴司马癫曹爽,上高屋、顷刻抽梯具:化用假痴不癫、上屋抽梯之计。三国后期,曹魏朝政由司马懿与曹爽执掌,司马懿以昏聩痴癫麻痹曹爽。公元249年,司马懿设罪诛曹爽,司马懿彻底掌控朝政。
07.邯郸受困,军师孙膑攻梁,围魏救赵之役:公元前354年,魏庞涓围赵都邯郸,齐军师孙膑攻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回救,齐军于桂陵伏击,魏军惨败,庞涓被擒,赵国之围遂解。
08.征虞借路,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献公欲灭虢国(需经虞国),以美玉、千里马贿虞公借道,晋夺虢后,返程时突袭无备的虞国,终灭两国。
09.七擒七驭、孟获归心:指七擒孟获:刘备去世后,南中叛乱,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最终孟获心服口服。
10.远交吴地近攻楚:春秋时期,晋国与远方的吴国结盟,共同对付较近的楚国,最终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11.本作,涵盖了三十六计所有计谋,但由于注释内容不宜过多,谨将部分不常见之计谋做极简注释,一些耳熟能详的计谋不做赘述。另,部分计谋名与原名存在细微差别,乃为适应词牌而化用。
12.本作,2017年首书于山东,今偶然手滑再见,尚觉存在进步空间,遂于2025年9月25日子夜时分再行润色于浙江。
